品行障碍的症状是什么?品行障碍怎么治疗?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指18岁以下 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一类行为障碍。这些异常的行为在国外中国通常称为所谓的反社会行为 主要表现为儿童期的说谎 逃学 打架 破坏行为 攻击他人 偷窃 欺诈等品行问题。品行障碍具有以下特征:①反复持续出现;②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儿童所允许的变化范围;③适应社会环境困难;④并非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⑤与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分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两个亚型。

目录

1.品行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品行障碍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品行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
4.品行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5.品行障碍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品行障碍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品行障碍的常规方法

1.品行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个体原因是复杂的。虽然有70多年研究 迄今还没有一致确认的结论 而是众说纷纭莫衷。
  因为少年反社会行为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行为 既涉及个体的躯体素质 又涉及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 还受到家庭 社会等环境的很大影响。过去不少西方学者曾企图以第一因素解释少年犯罪的个体原因 但是只能说明部分案例。
  中国多数作者坚持多因素综合论观点 把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成因 理解为多层面的结构体系 既有生物和躯体因素 又有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因素 还有个体心理以及意识因素。本症的原因不是孤立的 涉及社会文化 道德教育 政治经济 家庭学校诸多方面 是由于众多错综复杂 消极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将各种消极因素 当成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来考察 即把它们置于整体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予以探讨。为了便于陈述将分别列出个体原因中多见的各种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详细讨论。其发病机制如下:
  一.生物因素
  1 近年不少作者研究结果说明品行障碍在成因上生物因素起一定作用。如D.O.Leuis(1981)等不少作者研究结果 指出少年以社会行为明显与儿童 少年时期颅脑 面部外伤 围产期损害 有密切关系 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在80年代对儿童和少年品行障碍和少年犯罪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证明这些儿童 少年与没有品行 障碍的对照组加以比较 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组儿童 少年较对照组无论在个人史 分娩期围产期 以及婴幼儿期都有明显多的颅脑外伤 围产期疾病或外伤 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疾病包括癫痫等疾病。少数病(案)例还有较对照组多的严重躯体疾病。国外许多学者根据少年罪犯与对照组(非少年犯)研究结果说明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患者的父母二系 三代人家庭成员中精神病 精神发育迟滞 痴呆等患者明显多于没有反社会行为的对照组多 有些研究还指出研究组对象 在婴幼儿期有明显发育缓慢表现 如说话开始晚 走路 牙齿生长较晚。另外研究还说明少年罪犯的智商测查结果常是属于低智商(如智商一般是90或低于90) 特别是屡犯尤为明显 Wect和Farriugton(1973)研究发现控制了家庭因素后 低智商仍是明显的。
  攻击性也是一种心理特质 被视为品行障碍的主要组成部分 和其他心理特质如冲动性 寻找刺激行为一样 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内在的生物学联系。Mednick(1981)对有暴力行为的少年犯研究表明具有异常脑电图者(过度缓慢的Theti波和异常快速Beta波)占1/4~1/2 但在一般(正常)人群中异常表现只占5%~25%(Kovi l978)。这种异常脑电图改变被解释为少年犯存在大脑发育成熟缓慢的表现。Zuckerman等为评估最合适的刺激 发展了寻找刺激量表(sensationseekingscale SSS)。SSS包括4个主要方面:寻找刺激和冒险 寻找体验 对情感的不可抑制性 烦恼易感性。SSS得分高者 精神异常行为较多 而烦恼易感性与儿童的品行障碍存在明显关系。
  2 遗传因素:众所周知 遗传因素在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中起重要作用。从理论上讲 研究遗传与个体行为关系多多少少要受到社会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很难肯定确立个体行为中哪些属于遗传决定的 哪些又是社会和环境决定的。从临床观察发现 父母有反社会行为或犯罪记录者 其子女的行为问题要明显增多。
  3 生化改变:对有冲动 攻击性 反社会行为的个体的精神生化研究多集中在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和5-HT及其两种代谢酶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和单胺氧化酶(MAO)上。在成人中研究显示5-HT水平降低与攻击行为 暴力行为有关。在儿童和少年中发现 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低的个体中 发生破坏性行为障碍(包括ADHD 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较多。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和5-HT系统在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及其调节中起重要作用。BFS是一个广泛的行为系统 其功能是促进行为主动适应环境。它在中脑多巴胺系统内整合 由犒赏和厌恶刺激来激活。BIS是通过“比较”和“抑制”行使作用 比较现实环境和所期望的行为。当不适当行为出现时则抑制BFS 它由中隔海马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共同完成。
  二.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因素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强调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最多见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 近年虽有不同争论。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化的重要阶段 是一个逐渐发展到成熟的中间过渡时期 存在错综复杂的多层面的不成熟因素和成熟因素的相互交错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家庭是影响儿童 少年最重要的力量 家庭最主要职能之一在于养育 管教子女 教育子女逐步导向完善的社会化 学龄和青春期是接受社会化较好的一个时期 这一阶段为孩子的社会化初步奠定基础 世界观逐步形成。社会角色的塑造和形成大多扎根于儿童 少年期。在双亲帮助 培育下孩子通过社会学习一步步接受了社会规范 行为准则 并把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 逐渐内化为本人人格的组成成分 同时将社会反对的行为模式内化为本人良心所鞭策的力量 形成制约本人行为的动力。这样 这位少年即由原来的“自然人”得以变成为社会所接受的成员 这一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绝大多数少年通过社会化的不断完善 能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 但是也有少数少年 根据国外中国长期纵向研究约占30%的少年 主要由于家庭 学校等某些非社会化因素的强有力影响 而导致习得了不良行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家庭的职能作用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影响社会的巩固和发展 家庭通过家庭成员的密切感情联结 养育和教育的功能可以把大量违背社会规范 行为准则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约束 限制或消灭在家庭范围之内 从而不致扩散到社会 因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家庭的这种社会控制职能之有力发挥 正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最基本的力量和根源。不良的 非社会化家庭环境因素 “问题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少年品行障碍 特别是少年犯罪有关系 某些预防和治疗措施 教育和行为矫正 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家庭成员如父母亲与学校社区等共同协力 才可能较好地完成。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如下:
  1 家庭严重不和睦;
  2 缺乏爱的 温暖的亲子关系;
  3 双亲对孩子缺少监督或监督无效;
  4 双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严或不当;
  5 不良的社会交往;
  此外 多人口家庭(在中国以5口人以上)少年罪犯比率高。虽然一般来讲 社会因素在成因上总是起主要作用 但是任何的社会因素都是通过少年的个体的生理-心理机制 也可以说归根结底 是通过个体大脑的物质过程才形成的 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的。

2.品行障碍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品行障碍除了一般症状外 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本病主要是反社会性行为 无器质性并发疾病。所以一经发现 需积极治疗 平时也应做好预防措施。

3.品行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

  品行障碍主要是反社会性行为 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 表现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 刀割 针刺 烧烫等);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说谎 逃学 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不顾父母的禁令 常夜不归宿;参与社会上不良团伙 一起干坏事 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

  1.攻击他人或动物

  伤害 殴打 威胁 恐吓他人;虐待小动物或比他(她)小的儿童或残疾儿童;使用刀 棍棒 石块等硬物或器械造成他人躯体的伤害 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 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 如咒骂 侮辱等;抢劫钱财 年少时表现为抢劫 敲诈同学 年龄大些后或几个人一伙共同抢劫路人 武装抢劫等;男性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可向女性发生性攻击 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女性可因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而获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甚至走上卖淫的道路。

  2.对立违抗性行为

  指对成人 特别是家长所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 违抗或挑衅行为 表现为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易暴怒 好发脾气 常怨恨他人 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 长期严重地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人争吵 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常违反集体纪律 不接受批评。

  3.故意破坏财物

  故意破坏他人物品或公共财物 在公共场所或名胜风景区胡涂乱画 使有价值的物品失去价值 通过放火等方式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

  4.偷窃

? ? ? 欺诈多表现为先拿家长的钱或物 开始时数量较小 当所偷钱财不能满足自己消费时则会去偷同学 偷路人 偷商店 有时为得到家长的钱 可以编出谎话进行欺骗。

  5.违犯社会准则

  经常说谎以骗取好处(物质上或精神上)或者是为了逃避责任(惩罚 责备);逃学 由于厌恶学习或学习成绩差 患儿对家长讲是去上学 对老师讲则是因为家中有事 而在校外游荡 打电子游戏 玩耍;夜出不归 经常在外过夜 虽经家长劝说仍然不能改正 严重者可四处流浪 乞讨街头 男孩很容易被坏人利用 女孩容易被引诱 甚至被拐卖。

  以上行为出现在18岁以下 会明显影响到患儿的社会交往 学习 10岁以前出现的品行障碍称为儿童期发作型 多数表现为单独行动 因此又称为非社会化型 非团伙型 10岁以后出现的品行障碍称为少年期发作型 如果为结伙行动 称为社会化型 团伙型。

  如果以上所述品行问题较严重 从性质上和严重程度上足以达到违犯法律的时候 就构成了青少年犯罪 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伴随的其他问题

  Szatmari等(1989)调查发现 4~11岁的男童中纯品行障碍占2.6% 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占5.1% 3.7%的儿童两者都存在;女童中纯品行障碍占1.0% 纯ADHD占2.2% 1.2%的儿童两者都存在 42%的ADHD患儿有品行障碍 56%~59%的品行障碍患儿同时有ADHD 16%~33%的品行障碍患儿存在抑郁症 62%患儿可同时有焦虑障碍。品行障碍患儿可存在认知障碍 智力问题 表现在解决问题 完成社会活动 适应社会方面的能力不足。

  7.合并问题

  常合并多动症 情绪抑郁或焦虑 情绪不稳定或易激惹 也可伴有发育障碍 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 阅读困难 运动不协调 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碍患者一般以自我为中心 好指责或支配别人 故意招人注意 为自己的错误辩护 自私自利 缺乏同情心。

4.品行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少年品行障碍特别是少年犯罪 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广泛内容的社会历史问题 并非单纯的医疗问题 探讨干预和治疗以前必须先要探讨客观预防 这就势必要阐述中国关于对少年犯罪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政策和措施 限于篇幅 仅对微观预防方面略加讨论。

  品行障碍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严重后果 一旦孩子的行为问题发展为品行障碍 它的治疗是无药可用的 而行为治疗及心理治疗可能有些帮助 但矫治起来十分困难。所以早期预防对于防止品行障碍的形成极其重要。

  在预防方面 首先在家庭养育管教上 为使儿童行为问题避免发展成品行障碍 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温暖 充满爱心的家庭。处于儿童期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尚不完善 再加上其模仿性强 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缺乏抵抗力 所以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与不良的人或宣传品接触 并建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性 个体间又有明显的差异 如果父母及教师从成人的角度出发 盲目地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 很容易使孩子内心紧张 焦虑 这类儿童多趋向于退缩 会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因此 父母和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气质特征 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使之心情愉快 减少紧张焦虑。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 但据调查 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儿童的93.1% 厌学 逃学及其他行为问题明显增多 所以 早期教育应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人格的培养 心理的健康为基础。

  父母要善于教育和引导 使孩子得以顺利地逐渐地完善社会化过程 即主要地使孩子学会社会规范 行为准则 确立正确的是非和道德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其次 学校是孩子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的最重要基地。孩子们接受了深入的社会学习 特别是在校接受智能和品德的培育 有力地发展了个人内省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逐渐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少年违法或犯罪行为 并非单纯少年自身的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因此 在预防 干预上必须把上述着眼于家庭的微观预防与宏观预防(国家 社区性预防干预和与治疗系统)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套完整的 保护广大少年儿童 以及预防 干预 治疗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社会网络系统 形成和发挥整体性积极保护干预的组织和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说由家庭管教 到学校教育 社区帮助小组帮教 工读学校集中管理教育到少年管教所 劳动教养组织惩处性集中改造教育等形式一体化预防 干预 教育 改造的完整体系。并针对不同性质问题不同危害社会程度区别对待 处置。发挥国家 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努力。

  当前就微观预防和干预来说 重要任务在于提高父母亲的文化教育素质 以改善和加强儿童 少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针对孩子管教上的粗暴 纵容和对孩子的娇惯溺爱。

  就大多数品行障碍患者来说 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都是一时性的表现 一般是在接近成年以前这些行为就渐渐减少 甚至消失了 对这类患者的预防 干预的责任 主要是落在双亲的肩上 而且根据中国外经验都证明:最有效的干预者 就是患者的父母亲。也有一些反面教训说明 如果警察或政府机关过早地对轻微情节品行障碍的儿童少年进行干预往往会把事情弄糟 这种干预往往形成明显精神创伤。这是因为儿童 少年年纪较小 身心发育不成熟 缺少辨别是非能力 易于接受外界不良影响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避免精神伤害 以利于患者的改过自新。对轻微或初犯的品行障碍患者要尽可能地避免社区干预或公 法部门审理 对家庭 学校管教和教育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的品行障碍或者严重情节的患者 根据条件和情况可参加邻里街道 居民组织等有关帮教小组或社区工读学校以取得社区性干预或治疗 多数患者可留在原学校 工厂 单位等 参加帮教小组接受帮助。一部分人 可送到工读学校接受集中教育。国外通常所强调的治疗性社区干预措施 是教给参与者的以解决人际关系困难和改善家庭关系的技巧和方法。工读学校是挽救轻微危害行为的特殊教育机构之一 在校的品行障碍儿童少年 一般经过1~2年的集中学习和接受帮助教育 认识和改正错误以后 重新回到正常学校继续学习。也可根据条件参加工作 对罪行轻微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少年 中国实行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劳动教养 它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 在管理方式上在劳动条件上都与监狱不同。

  对罪行严重 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少年 或者业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犯罪分子必要依法惩处。对少年犯的关押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感化和改造的精神 惩办的目的在于把罪犯改造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人。

5.品行障碍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品行障碍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可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该障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不服从 违抗或挑衅行为 即以对立违抗性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 没有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反社会性或攻击性行为。

6.品行障碍病人的饮食宜忌

  品行障碍饮食宜清淡 多吃蔬果 合理搭配膳食 注意营养充足。患者的饮食以清淡 易消化为主 多吃蔬果 合理搭配膳食 注意营养充足。此外 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 油腻 生冷的食物。

7.西医治疗品行障碍的常规方法

  品行障碍归根到底属于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医学 社会学 法律 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品行障碍的保健和干预中 重点在于预防和以上多个部门携手共管 早期发现 调整环境 正面教育。尽管如此 品行障碍的处理仍然是儿童心理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还缺乏单一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1.药物辅助治疗 仅仅对品行障碍而言 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品行障碍。但对其伴随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药物治疗 无疑可以使这些行为的消除为最终解除品行问题打下铺石。对注意缺陷和多动患儿进行兴奋剂治疗 对情绪抑郁或焦虑患儿进行情绪调节剂治疗 都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成功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对症治疗 如冲动 攻击性行为严重者可选用小剂量氯丙嗪 氟哌啶醇或卡马西平等药物。如伴有活动过多 可选用哌甲酯(利他林) 匹莫林(苯异妥英)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对情绪焦虑者可服用地西泮等抗焦虑药。

  2.对家长的教育重点放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上 改变家长的教育观点和方法。纠正父母对其子女不良行为所采用的严厉惩罚或熟视无睹的教育方式;训练父母学习运用适当的方法与子女进行交流 用讨论和协商的方法 正面行为强化辅以轻度惩罚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通过社会学习方法让患儿发展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对儿童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要主动去解决 或者在与儿童商量中解决问题。

  3.家庭治疗 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 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 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家庭功能结构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互动 来改变体现在患儿身上的不适当交流方式 从而达到解决现实问题之目的。包括协调家庭成员之间 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减少家庭的生活事件及父母的不良行为。家庭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与合作 否则 难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4.日间治疗 可采用日间治疗 周末治疗或者短期住院治疗的方式 将患儿从家庭环境中暂时解脱出来 与可能导致患儿品行问题的父亲分开 一则可以使受虐待 遇到应激的患儿借机渡过危机;二则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医疗上的帮助 心理上的支持;还可以在安排良好的治疗过程让患儿的认知发生改变 进而引起行为的变化。

  5.认知和行为治疗 品行障碍的患者存在认知缺陷 认知疗法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问题 分析原因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行为治疗目的是为了改变或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 主要采用正性强化法 消退法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促进社会行为的发展。较常用 效果较好的行为治疗为阳性强化法。对每个品行障碍的患儿 所要消除的不良行为(靶症状)都不一样 将其靶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以良好的行为取代。每当不良行为被良好行为取代时 则给予物质 精神或社会性奖赏 以求得良好行为的保持。这种方法至少可以部分解决品行障碍的行为问题。